节奏融合
作为印度与西方融合这一传统的延续,音乐家们正在创造一种称为“电子音乐”的全新音乐流派,让印度乐器与外国音乐设备配合演奏。让我们了解一下这种日益流行的音乐形式吧。
这种由印度传统乐器和外国音乐设备共同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作为一种印度和西方融合的音乐流派,已经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1966年6月,观众聚集在英国巴斯(Bath)的娱乐场,聆听已故的印度西塔尔琴(sitar)演奏家潘迪特•拉维•尚卡尔(Pandit Ravi Shankar)和美国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欣(Yehudi Menuhin)的二重奏。2007年,由印度塔布拉鼓(tabla)大师扎基尔•侯赛因(Zakir Hussain)、美国鼓手米奇•哈特(Mickey Hart)和其他国际音乐人配合演奏的格莱美奖获奖专辑《全球鼓计划(Global Drum Project)》发行面世。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不断进化,而印度对融合作品的认知也一同发生了变化。当古典乐的合作作品继续吸引着全球观众的同时,一种新的音乐融合形式正逐渐形成——电子音乐或电音,它将印度古典乐器和电子制作声音的旋律结合了在一起。这一流派现在确实正逐渐向主流音乐靠拢。

巨大的印度效应
在1969年,印度古典音乐家吉塔•萨拉巴伊(Gita Sarabhai)将穆格(Moog)合成器带到了印度。穆格(Moog)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合成器之一,它可以通过如滤波器、振荡器等一系列模块来创建模块化声音。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的国家设计研究院 (NID,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 是此设备在印度的首批接收方之一。接下来的四年里,国家设计研究院(NID)电子音乐工作室的音响工程师创造出了非凡的音乐。这些旋律被认为是极简高科技舞曲(techno)和印度电子音乐融合的首批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它们被录了下来作为学术界存档,却最终被遗忘,没想到在2017年被英国的印度音乐家保罗•普尔加斯(Paul Purgas)重新发现。在1982年由宝莱坞音乐家夏兰吉特•辛格(Charanjit Singh)录制的《十首迪斯科节奏的拉格曲(Ten Ragas to Disco Beat)》是最早将印度拉格音乐(ragas)放到合成器上与机器节奏同步演奏的专辑之一。在接下来的20年里,印度乐器,如西塔尔琴(sitar)、塔布拉鼓(tabla)和班苏里笛(bansuri),以及印度声乐,都一起加入到了世界电子音乐实验中去。
印度电子音乐
萨福克郡(Suffolk)的印度裔音乐制作人塔尔文•辛格(Talvin Singh)通过塔布拉鼓(tabla)的共鸣节拍找到了它的电子化身。辛格接受过塔布拉鼓培训,并因创造了现在流行的音乐亚流派亚洲地下音乐(Asian Underground)而广受赞誉,这使得英国流行乐和英国彭戈拉音乐争相崛起。1999年,他的首张专辑《OK》赢得了著名的水星音乐奖(Mercury Music Prize)。辛格在20世纪90年代末越来越受欢迎,标志着新一轮电子音乐浪潮的开始。

21世纪,属于印度自己的电乐舞台终于得到了发展,不仅在国内举办了像超级声(SuperSonic)、磁场(Magnetic Fields)和魔幻谷狂欢节(Enchanted Valley Carnival)等节日,而且邀请到世界各国电子音乐人到场参与。过去10年,随着全球曝光率的上升,印度专门从事电子声音实验和创作的工作室数量显著上升。今天,这种新的音乐流派已经成为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行业。许多印度艺术家,如维沙尔•马利克(Vishal Malik)(OMA)和乌迪扬•萨加尔(Udyan Sagar)(纽奇亚(Nucleya)),为印度元素在全球的电子音乐中开辟了一席之地。
占据中心舞台
无论是与古典音乐的融合还是印度与西方的合作,印度对世界音乐的影响都是值得称赞的。随着电子音乐的出现,这个故事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许多流行的国际DJ,包括特洛伊博伊(TroyBoi),棉花糖(Marshmello),死老鼠(Deadmau5),提雅斯多(Tiesto)和已故的艾维奇(Avicii)在许多作品中都已经着重使用了印度音乐元素。这种联系已经有机地发展起来,印度唱片公司的崛起同时也燃起了印度电子音乐的火焰。

随着世界在持续的新冠流行病中慢慢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经验规范,预计印度音乐,无论是有传统乐器如塔布拉鼓(tabla)和锡塔尔琴(sitar)伴奏的著名印度古典声乐,还是新的电子音乐流派,都将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同样的赞赏。在那之前,让我们耐心地等待,为新的音乐奏起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