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致意
过去十年间,印度作出了重大努力,加强与东边邻国的关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最近前往泰国参加东亚峰会,前大使阿尼尔·瓦德瓦强调了此次访问的决定性因素
在过去几年中,印度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十个成员国及其相关框架,如东盟区域论坛(ARF)、东亚峰会 (EAS)、东盟国防部长加(ADMM+)的关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印度从1996年作为东盟对话伙伴,到2002年成为峰会级伙伴,再到2012年成为战略伙伴,在这一历程中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印度与东盟之间的30多次高级别对话涉及了诸多领域。此外,纳伦德拉·莫迪总理还出席了第16届印度–东盟首脑会议、第14届东亚峰会和第三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峰会。
战略关系
在东盟–印度首脑会议(2019年11月2日至4日)期间,莫迪总理对印度和东盟之间在印度–太平洋前景方面的相互协调表示赞赏。该愿景体现了东南亚的中心性。他重申,印度愿加强与东盟在海事安全、蓝色经济、人道主义援助、救灾等领域的联系。印度将在新德里的印度理工学院向东盟学生提供1000份博士奖学金,该学院是全球最负盛名的技术机构之一。

印度需要与东盟进行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东盟拥有18.5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3.8万亿美元。目前双边贸易额为813.3亿美元。2000年4月至2018年3月,东盟在印度的投资达到689.1亿美元,2007年至2015年,印度在东盟的投资达到366.7亿美元。

第14届东亚峰会也关注了安全和网络犯罪问题。峰会审视了合作的未来方向,与会国就区域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莫迪总理提出了在印度–太平洋区域建立安全海洋领域的新倡议,并提出了加强蓝色经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倡议。除东盟外,东亚峰会与会国还包括印度、中国、日本、大韩民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俄罗斯。

坚定立场
访问期间,总理还参加了第三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峰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是东盟十个成员国及其六个伙伴(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有意拟定的自由贸易协定。然而,在11月4日,16个与会国发表声明,表示其中15个国家已完成文本谈判,并将于2020年着手签署协议。经过七年的长期谈判,重大问题仍未解决,印度代表团发表了最后声明,指出其参与“将取决于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圆满地解决“。该区域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占全球商业的近4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如果第三大经济体印度也纳入该自由贸易区,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草案没有充分反映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商定的指导原则,印度的未解决问题和关
也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处理,但印度一直以来积极、有建设性并且有意义地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
纳伦德拉·莫迪
印度总理

会议期间
总理重申连接印度、缅甸、泰国的三边公路的重要性,并表示印度正在努力按时完成该项目。
在曼谷的“萨瓦斯迪·莫迪“社区活动上,莫迪总理为泰鲁瓦鲁瓦尔的泰米尔语经典作品《蒂鲁古拉尔》(Tirukkural)的泰语翻译版本揭幕
双边伙伴关系
莫迪首相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晤时重点讨论了即将举行的印度–日本2+2对话以及两国领导人12月的年度峰会。
越南总理阮春福和总理莫迪谈及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以及他们支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法公约》)的承诺。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和莫迪总理重申他们致力于建立一个透明、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区域。
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莫迪总理谈及两国间的航空连接,以及印度计划于2019年11月底在缅甸仰光为CMLV国家(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举办一次商务活动。
莫迪总理与印度尼西亚总理维多多的会晤集中讨论了双边贸易问题,并强调需要让印度商品更多地进入印尼市场。
莫迪总理在与泰国总理巴育会晤时强调了加强互联互通,包括实体联系和数字联系。